企業名稱:柳州市定記食品有限公司
手機:17891112286
郵箱:804282145@qq.com
地址:廣西柳州市柳江縣進德鎮槎山村星光屯106之二
網址 : www.gctests.net
一. 柳宗元先嘗一說。柳宗元(773——819),于816年5月到柳州做刺史,而煮螺螄真正起到調味效果的精髓是辣椒,所有的配菜里都離不開這一佐料,紅油酸筍、紅油酸豆角、羅卜丁等基本上都有辣椒。而辣椒的原產地是美洲,于16世紀的明朝才傳入中國,所以柳宗元到達柳州時中國是沒有辣椒的。螺螄屬性偏寒,泥腥味是相當重的,我也嘗試過螺螄炒煮時,放入生姜、山奈(沙姜)、紫蘇、八角等香料,泥腥味依然很濃,頂多還能稱之為能吃,但并沒有達到美味一說。唐朝時,柳州屬偏遠之地,物資匱乏,即使柳宗元做刺史,因為是被發配,而柳宗元又為官清正,且在柳州才做了三年的官就過世了,家境還是相當清貧的,先別說煮菜用的油了,相應的香料可能都不齊全,所以,當時說柳宗元能吃到鮮美的螺螄粉是很難說得通的。因此,說柳宗元是第一個嘗到螺螄粉味道的人,我表示非常的懷疑。
二. 外地人到柳州出差,用螺螄湯送粉一說。1984年,鄧小平南巡,兩廣夜市便悄然興起,因為吃螺螄對于柳州人來說也有悠久的歷史,而說到外地人因晚上到柳州沒東西吃,用螺螄湯煮粉,才發現螺螄粉的。這一說法,是說不通的。
實際上,螺螄粉是出現是有歷史節點的,那就是1984年到1985年糧票退出歷史舞臺,且夜市悄然興起的這段時期。因為在這個時期以前,所有的米面產品都得從糧店(即后來的糧油公司)購買,購買時必須憑糧票購買,而每家每戶的糧票配額也是有限的,因此,要達到市場化經營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貨源,而解決貨源的問題首先得突破糧票購物這一瓶頸,所以,糧票退出歷史舞臺,才是推動夜宵經濟的關鍵。
柳州是個工業城市,那時全國進入生產全面提升的時期,柳州亦不例外,加班也是司空見慣的,幾大板塊的夜市也蓬勃生長,以柳江河為界,河北的柳鋼區域和柳空區域、河西的柳微和柳工區域、河南片區有四塊,駕賀區域、柳汽區域、柳二空區域和柳機區域以及城中的五星街區域。圍繞著這幾個區域形成了柳州的夜宵文化。而在夜市的品類里,煮螺螄也是隨處可見的,當然如前面所講,嗦螺螄是沒辦法吃飽的,必須得把作為主食的粉面加入里面,而對于面條來說,柳州人對面食普遍不鐘愛,而米粉太軟,容易爛,且會把太多的辣椒油吸入粉中,較油膩,還會影響口味。經過嘗試,發現干切粉的搭配才是Z完美的,口感不僅脆,而且湯油只覆于粉的表面,不會過于油膩,再加上油炸鴨腳或鹵蛋等佳肴,一碗五味雜陳的螺螄粉才讓人回味無窮。
說到這里,不知道螺螄粉的起源說清楚了嗎?螺螄粉是柳州人生活的一部分,她的出現不是偶然的,是歷史進程的一個見證,是中國人更是柳州人邁向生活充裕的衍生物,是計劃經濟往市場經濟過渡必然出現的。她的發明者是勤勞智慧的柳州人,是柳州人潑辣直爽的體現,實際上她展現的是柳州人的性格。